元太首季虧損 驚傳高層減薪、員工無薪假「謝罪」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 2012.05.10 05:18 am
電子紙大廠元太科技驚傳實施「無薪假」,嚇壞投資人,昨天股價重挫倒地。元太昨天澄清,由於第一季業績虧損,實施無薪假是「象徵意義」,並非真的休長假,代表公司從管理階層到全體員工對股東負責、「謝罪」。
元太昨天股價以跌停板開出,早盤雖數度打開,但市場聽到元太真的放無薪假,午盤倒地不起收盤下跌2.1元,還有3564張跌停賣單排隊無法成交,以28.6元跌停收市。
元太澄清,受到淡季及大客戶調整庫存影響,第一季營收不理想,為保全公司與全體員工整體利益,公司於勞資合意前提下,確實於5月、6月期間,實施每個月自由排休兩天無薪假。 但元太指出,無薪假實施範圍只限台灣地區的間接員工,受影響人數約500名,其餘工廠直接員工均不受影響。此外,元太處長級以上的高階主管,則採取全面減薪一至二成的應變措施。
元太主管說,在高層減薪、實施無薪假後,真正能省下的金額其實不多,但主要是取其象徵意義,是公司從管理階層到全體員工對股東負責任的表現;未料,外界擴大解讀,誤以為公司出現危機,造成股價跌停,為公司始料未及。
元太去年受惠亞馬遜電子閱讀器等電子書訂單貢獻,全年每股獲利達6.05元,創下新高;但去年11月以來,亞馬遜進行庫存調整,造成元太訂單急凍,今年以來單月平均營收大幅摔落至十餘億元,較去年同越衰退達5成以上。
元太今年首季業績更意外出現虧損,單季稅後虧損8.38億元,每股虧損0.73元。展望第二季,元太先前在法說會看法保守,市場預期預期5月出貨仍將持續清淡。
【2012/05/10 聯合報】
元太本月起實行無薪假
因應產能利用率偏低 預計施行2個月
2012年05月09日
受到電子閱讀器淡季,導致電子紙需求減緩,元太首季交出赤字後,部分員工從5月開始施行無薪假。資料照片
【吳秀樺╱台北報導】
受到電子閱讀器淡季,導致電子紙需求減緩,元太(8069)今年第1季出現3年來首見赤字,為撙節支出,元太從本月開始放無薪假,實行期間從5月1日開始到6月30日為止,主要是非生產線的間接人員受到影響。元太坦承為因應淡季,目前正在實行工時調整撙節支出方案,等接單回溫後,就會取消調整工時。
元太指出,第1季原本就是電子書閱讀器的傳統淡季,加上目前產能利用率偏低,為減少支出,只能進行工時調整,預計施行2個月期間內,員工必需排休無薪假共計4天。元太強調,這只是短期權宜作法。
據了解,本次元太無薪假施行只有台灣地區部分員工,韓國子公司Hydis與美國的員工則未受影響,員工不平的指出:「為何只有台灣施行?是不是韓國員工凶悍,美國法令嚴格,台灣勞工太善良,所以就得接受這種沒有法源依據的無薪休假?」
法人指出,相較於去年的高點,元太第1季營收確實掉得很誇張,尤其是在電子紙產能利用率部分,可能低於3成,只有利基型液晶面板與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廣視角技術撐住營收,相較於電子紙高毛利,這個部分毛利相對較低很多,所以營收與毛利才會如此的「難看」。
由於仍處淡季,元太4月合併營收僅13.05億元,較前月減約3.16%,年減47.06%,累計1~4月合併營收51.4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達59%,第2季要轉虧為盈恐怕很難。
元太董事長劉思誠先前指出,雖然短期遭到營運上的困難,但對電子紙產業長期仍抱正面看法,第2季營收會逐漸恢復,隨進入下半年傳統旺季,依過去經驗來看,主力客戶都會在第3季推出新產品,預計今年不例外。至於元太何時可以轉虧為盈,劉思誠不予評論,而高通Mirasol電子紙產品不斷逼進的威脅,劉思誠不覺得這對元太有任何威脅。
法人指出,目前元太主力客戶是亞馬遜,只要亞馬遜如果沒有推出新機種,元太產能利用率就無法大幅提升,加上高通搶走不少客戶,若是元太在第3季有新客戶與新訂單加入,產能利用率與營收才有可能逐漸回升。
力成節流 蔡篤恭帶頭減薪
【經濟日報╱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2012.05.03 02:59 am
力成(6239)董事長蔡篤恭昨(2)日表示,為提升營運績效,上月初起他和總經理廖忠機已帶頭減薪,為首季營運未達投資人的預期而負責。
據悉,蔡篤恭的減薪幅度超過五成,連同先前公司因認列爾必達投資損失追回10億多元董監事酬勞及員工分紅,包括蔡篤恭等高階主管等人,均展現與股東共體時艱的決心。
蔡篤恭強調,力成雖已走出爾必達事件風暴,但公司仍以最保守的態度,面臨未來可能的挑戰,當前將以提升營運效能、降低營運費用及提高每股純益,列為今年最優先順位。
【2012/05/03 經濟日報】
今年面板業虧損1Q落底 2Q起開始翻揚
2012/05/07-郭靜蓉
台系面板廠2012年第1季營運結果全出爐,從結果中可發現,面板業已正式脫離谷底,廠商第1季業績已從2011年第4季最高大虧新台幣200億元以上的經營績效開始向上翻揚,面板廠2012年第1季單季虧損已較2011年第4季縮減。展望2012年全年,由於面板整體需求量大於供給量,面板業可望翻身抬頭,雖然第1季台系面板廠仍全都虧損,但由於從4月起,整體大尺寸面板出現價量俱揚走勢,估計面板廠第2季營運可望出現好轉跡象。
友達2012年第1季稅後虧損新台幣137.96億元,已較2011年第4季大虧210億元縮減;由於歐債問題減緩,美國經濟逐步復甦,新興市場需求成長幅度高,加上面板業者投資趨減,友達估計2012年面板需求可望成長12%,但供給僅成長7%左右,在此情況下,2012年面板供需趨於緩和,意味著面板廠營運已在第1季落底,將從第2季起將逐季上揚。
由於過去幾季液晶電視需求轉弱,面板廠機動性調整產能利用率,在減產奏效下,加上品牌廠控制庫存嚴謹,目前整體庫存水位相當健康,近期在大陸五一假期備貨、倫敦奧運即將舉行,以及第3季旺季即將展開的前提下,大尺寸面板供應出現吃緊現象,亦造成近期面板價格浮動上漲,面板廠第2季出貨量也可望增加,有助於改善面板業的收益性。
多家面板廠包括友達、奇美電子以及華映等,紛紛釋出第2季公司營運將好轉的訊息,且產能利用率也往上拉升,其中,友達第2季的實際產能利用率將上看8成以上的水準,至於奇美電子在未扣除新產品與新技術導入的流失稼動率前提下,產能利用率則可望高於90%。
面板雙虎當中,友達第1季稅後虧損136.04億元,與2011年第4季虧損209.86億元相比,虧損金額減少73.82億元,是這次面板業當中,虧損縮減金額進步最多者,至於奇美電子第1季虧損127.66億元,2011年第4季則虧損199.91億元,虧損縮減金額亦達72.25億元,雖然仍是虧損,也出現好轉態勢。
最值的一提的是彩晶,彩晶第1季營收為82.6億元,營業毛利為9.88億元,營業利益為3,400萬元,淨損為2.07億元,每股虧損0.04元,每股淨值約為5.04元。
面板業連年虧損,彩晶不僅領先同業,本業率先轉盈,同時毛利率也從2011年第4季的3%,一舉彈升至12%,但受到業外認列和鑫虧損以及大陸模組廠的損失影響,導致彩晶稅後仍有淨損,轉虧為盈僅剩臨門一腳,但仍是第1季業績表現最優的面板廠商。
2Q繼續賠 DRAM廠獲利之路遙不可及
2012/05/09-連于慧
台系DRAM廠3雄2012年第1季財報持續處於虧損,反映整個市場供過於求的格局沒有改變,爾必達(Elpida)聲請破產保護一事,並沒有讓DRAM報價上漲太久,加上目前爾必達產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預計DRAM市場供過於求的格局會延續整個第2季,因此預期這3家DRAM廠幾乎不可能在第2季出現轉虧為盈,只有寄望第3季進入個人電腦(PC)產業進入傳統旺季之後,讓DRAM產業可以逐漸走向供需健康平衡。
DRAM廠南亞科、華亞科和力晶2012年第1季虧損如預期縮小,其中南亞科首季營收為新台幣87.98億元,稅後虧損103.84億元,換算每股稅後虧損0.7元;而華亞科營收為79.24億元,稅後虧損44.52億元,換算每股稅後虧損0.92元;而南亞科和華亞科預計第2季虧損幅度可明顯縮小。力晶2012第1季營收為54.48億元,虧損則是大幅縮小,公布後的財報為稅後虧損55.6億元,換算每股稅後虧損1元。
南亞科由於持續虧損,截至2012年第1季底為止,公司每股淨值剩下0.8元,加上之後幾季轉虧為盈的機率較低,因此公司已宣布,將再辦理不超過38億股私募,來提升每股淨值。力晶在2012第1季財報公告後,每股淨值也下滑至0.9元,以力晶目前情況來看,首季虧損已大幅減少,但第2季虧損如果擴大,也會有淨值正轉負的可能,屆時會有下櫃的危機出現。
2012年第1季DRAM市場經歷爾必達破產的震撼教育,雖然在爾必達聲請破產後的2個交易日內,DRAM報價出現大漲,但很快報價又跌回來,之後幾乎都在1美元上下震盪。
2Gb DDR3報價若維持在1美元水準,台系業者都以40奈米製程生產仍會是賠錢,因此第1季各廠虧損在所難免,預計第2季也仍是虧損,台系DRAM廠則是致力轉進30奈米製程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
南亞科自己的12吋晶圓廠本身已開始轉型,而8吋晶圓廠也已宣布切割獨立成立新公司勝普電子,專攻晶圓代工領域,南亞科則轉型生產消費性記憶體等利基產品,目前已有50%營收貢獻來自於利基型記憶體。南亞科轉型耕耘利基型記憶體後,目前已是全球前3大利基型記憶體供應商,旗下產品也打入車載娛樂系統設備製造商的供應鏈。
力晶針對營運策略上,除了積極轉型至晶圓代工領域外,也加速導入30奈米製程的速度,以降低標準型DRAM生產成本。至於目前力晶手上還有部分瑞晶的持股,業界認為,瑞晶的主導權仍是在最大股東爾必達身上,目前爾必達身陷破產保護風暴,仍處於各方競標階段,未來瑞晶的主導權也將易主至新接手爾必達的經營團隊身上。
和碩營運回神,Q2擬調薪
2012-05-04 【時報-台北電】
和碩(4938)首季稅後淨利12.77億元,創99年第4季以來新高,且本業已連兩季獲利,營運重回正軌。去年本業前三季和碩慘虧,董事長童子賢、副董徐世昌、執行長程建中帶頭減薪3成,協理級以上減薪1成,向股東負責。受惠和碩虧轉盈,和碩第2季除了不排除恢復主管薪資,並將評估全面調薪。
和碩透露,第2季不僅高階主管薪水恢復在望,也將評估全面調薪。和碩也強調,每年調漲薪資是行之有年的慣例,今年按往例應也會調漲薪資,惟調漲幅度仍在評估中。
不過,由於筆電代工大廠彼此競爭激烈,為免人才流失,薪資水準也不會有太大差距,根據各大廠透露今年可能的調薪幅度,約落在3∼5%之間,外界認為,和碩今年調薪水準也可望落在此範圍。
和碩先前因與華碩分家不清,客戶紛紛轉單,再加上首次加入蘋果iPhone供應鏈,新設備折舊攤提,客戶下單數量又不如預期,導致去年營運陷入低潮,去年前三季代工本業虧損,和碩經營團隊也因而宣布減薪,童子賢以降高階主管帶頭減薪1∼3成,與股東共體時艱。
隨第4季營運回神,靠一季獲利扭轉乾坤,去年小賺0.05。而今年第1季和碩營運表現亮眼,首季稅後淨利達12.77億元,EPS 0.57元。且外傳和碩接到500萬台iPad Mini訂單,將在下半年開始出貨。法人預估,和碩營運將逐季增溫。
和碩主要客戶華碩今年雖持續降低下給和碩的代工訂單,包括Ultrabook從原本100%由和碩代工,第2季起也將有約7成Ultrabook訂單轉為下單仁寶;華碩平板電腦代工訂單,也從去年由和碩一家獨吃,今年則多了緯創以及廣達兩家分食。
不過,和碩拓展新客戶也有進展,拿下宏碁15吋Ultrabook代工訂單,手中並有十多款Ultrabook專案開發中。和碩去年包含平板電腦在內的筆電出貨量約1,600多萬台,今年預估出貨年增率挑戰2∼3成,推估今年筆電出貨量約在和碩今年筆電出貨量約1,800萬∼2,000萬台,有機會超越英業達,成為筆電代工四哥。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祥裕電子放無薪假還資遣 員工陳情抗議!
2012/05/02 12:00 姜竹祥 報導
又有勞工被惡意剝削。友嘉集團的旗下有一家印刷電路板公司,祥裕電子,因為營運不佳,逼員工放無薪假,後來又逼員工簽下同意書,用七成薪資被資遣。員工非常不滿,組成自救會,今天也到勞委會陳情抗議。
四十多人喊口號,他們都是中壢祥裕電子員工,集體北上,到勞委會前抗議,因為自己做了好多年的公司,竟然惡意剝削他們!先是強迫放無薪假,一個月只能領一萬七的薪水,生活都快過不下去,接著說要資遣,卻少給錢!以營運不佳當藉口,要員工只拿七成資遣費,還被迫簽下同意書,這口氣他們吞不下去,北上陳情。公司就算有白紙黑字,也沒辦法當作正當理由,少付資遣費,現在勞委會要出面協調,替員工們討回公道。
勞委會:無薪假尚有2280人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即時報導】 2012.05.01 02:50 pm
勞委會今天公布事業單位實施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累計資料,截至101年4月30日止,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實施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共計23家,通報及實際實施人數均為2,280人。較上期減少13家,通報及實際實施人數均減少1,153人。勞委會將持續追蹤後續發展,並協同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積極處理,以維勞工權益。
【2012/05/01 聯合晚報】
為員工加薪企業 調查顯示不到3成
【2012/4/23 12:18】〔本報訊〕
什麼都漲,薪水漲不漲?根據1111人力銀行今天公布的企業調薪意願調查指出,101年上半年只有29%的企業有意為員工加薪,有約71%的企業並沒有調薪的計畫,該篇統計一曝光,馬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許多人對不調薪的數字感到不意外,甚至有網友質疑還應該更高。
1111人力銀行今公布企業調薪意願調查,其公共事務部公關總監何啟聖表示,根據調查,71.43%的企業於上半年沒有調薪計畫,28.57%的企業有調薪計畫,願意大幅加薪的產業依序為百貨販售、貿易流通與資訊科技。
而關於不調薪的原因,企業本身並無全面調薪制度者占34.17%;因景氣不明、不敢大幅調薪占32.5%,因業務緊縮無法調薪者占15.83%,有其他固定調薪時間點占14.17%,近期調過薪資者占8.33%,其他原因則占5.83%。
這份調查結果一曝光,馬上引起知名電子佈告欄臺大批批踢的網友們討論,許多網友表示,不願調薪的只有七成,與現實有所差距,且報告是顯示有意願調薪的企業為29%,但實質調薪是否如此,更是有待商榷。
該份調查的施測時間為4月6日至4月20日,係針對企業調薪意願所進行的網路問卷調查,有效回收份數為355份,為1111人力銀行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