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職場工作哲學】有效跟老闆溝通的8撇步 + 讓工作變簡單的2妙方



有效跟老闆溝通的8撇步
2012/05/07-申文怡
 
在職場上做人跟做事都一樣重要,在此時代雜誌(Time)提供8個意見,讓你能夠更有效地跟老闆溝通。
1、說話要算話
你的老闆相信你,所以當你接下工作任務時,一定要使命必達,不要畫大餅給老闆,也不要說「我會試試看」這種話。

 
2、不要給老闆驚訝。
老闆最深的恐懼就是員工搞砸卻什麼都不講。所以如果即使你擔心壞消息會讓老闆生氣,還是一定要告訴他。
當然,如果你的老闆一聽到壞消息就生氣,那就不要當砲灰,因為老闆的行為表示他並不想掌握情況。
3、做好報告細節的準備。
老闆想要相信你能勝任所有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老闆會挑出某處問問題。因此,跟老闆開會時,切記要準備好所有細節,以從容回應老闆的問題。
4、認真工作。
老闆喜歡認真工作的員工,也倚重某方面能力特別強的員工,你不需要每方面都做得高人一等,但是一定要知道老闆重視的地方。
5、支持你的老闆。
當你看到老闆做蠢決定,你有責任說服他,但是一旦他仍堅持做出這個蠢決定,那就儘量支持他。
6、愛抱怨的人總是不討老闆喜歡。
一直聽到抱怨令人非常厭煩。所以要對老闆提出問題時,最好先把問題的解決對策準備好。
7、跟老闆說話時不要打啞謎。
老闆很忙,所以沒有時間去猜你話中的弦外之音,所以跟老闆溝通時,最好用直白簡明的語言溝通。
8、知道你的工作內容。
不管你認為自己的工作內容是什麼,你的工作內容是讓老闆成功,所以努力做會讓老闆成功的事。
職場透視鏡╱向上溝通 別悶著頭做事
【經濟日報╱詹文男(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2012.04.05 03:01 am
 
在職場上我們常看到,很多上班族每天唉聲嘆氣,老是埋怨與老闆不對盤,天天找他麻煩。分析其原因,很多是因為雙方的溝通出了一些問題,如果能從心理層面下手,瞭解老闆的內心深處的感覺,或許有機會進一步改善。
如何著手呢?瞭解與運用溝通分析理論中之「心理地位」,或許可以提供讀者一些幫助。
所謂心理地位是指自己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自己對自身的感覺好不好,以及對別人的感覺是如何?而這是影響一個人對其他人所持態度的重要關鍵。
一個人的心理地位共有四種,
第一種是我覺得對方很好、很優秀,同時我也覺得自己也很好,不會因而感到自卑。擁有這種心理地位的人,基本上是一個擁有自信、自重,態度積極的人。
第二種心理地位是,我覺得自己很好、很傑出,但覺得他人這裡不好,那裡也不夠好。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多數具有優越感,態度傲慢,容易讓人退避三舍。
第三種心理地位是我覺得對方很好、很優,但是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夠好,比不上人家。擁有這種心理地位的人,基本上較自卑,常常自我壓抑,很容易從人群中退縮。
最後一種是我覺得我各方面都不好,但你跟我相比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擁有這種心理地位的人,常常認為前途茫茫,不知為何而戰,所有努力都將是白費,屬於自暴自棄型。
基本上上班族可以透過觀察主管與他人談話的內容及語氣,以及其姿勢,動作及臉部表情等行為語言,來瞭解主管可能的心理地位。
例如在溝通組織所要進行的一項改變時,有信心的主管,從雙贏的角度傳達訊息;有優越感的主管,則是權威地要你服從及接受;有自卑感的主管,希望趕快結束談話;前途無望的主管,則表現出有沒有改變都無所謂。
若是我們能對自己的主管更加理解,在溝通之前就能夠有所準備,在溝通時就能夠採取較適當的回應方式,例如對於自卑感較重及覺得前途茫茫的的主管,可以表現出更多關心、幫助和照顧的行為,讓其感受其需求比自己的需要更重要;對於有信心的主管,則可表現出來客觀和理性與尊重對方;而對於有優越感的主管,則可適時表現出自己的專業及準備。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溝通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提高工作績效,提升溝通效應是關鍵之一。因此除了如何瞭解主管具有何種心理地位,給與適當的回應,協助其理性溝通,同時不斷改進自己的心理地位,往「你好、我也好」的心理地位邁進,相信絕對有助於提升公司整體效率!
2012/04/04 經濟日報】



�� 廢文憲製作所-Podcast收聽

Listen on Apple Podcasts





KKBOX:
https://bit.ly/3mtVclb
訂閱、分享是最大的鼓勵

聯絡我們

講小編
Line: http://nav.cx/iUZkBCk
FB通訊:http://m.me/micctraining
郵寄通訊:24199三重中山路郵局第577號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