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作又缺人 大陸就業現狀弔詭
2012/07/19-劉欣欣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月內二度示警,稱將以擴大就業為首要任務。法新社
大陸經濟成長放緩,就業市場出現缺工、缺人同時存在的矛盾情況,專家指出,關鍵在於人口結構失衡,也因此儘管成長減速,但企業雇員與薪資卻都不減反增,如此雖將衝擊製造業及出口,不過同時也會帶動大陸內需成長。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7月17日發出月內第2次警告,稱當前經濟尚未穩定回升,經濟低潮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未來就業形勢將會更加嚴峻,政府當局會以擴大就業為第一優先要務,並透過官方網站公布就業優先發展戰略。
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經濟學會會長王珺分析指出,當前大陸就業市場面臨的問題在於內部的結構性失衡,因此出現勞工找不到適合工作、企業招不到適合人選,找工荒、用工荒並存的弔詭局面。
過去30年間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約為10%,是為每年數百萬新增年輕勞動人口創造就業空間的必要基礎;不過當前大陸GDP成長放緩,但卻少見企業裁員消息,關鍵在於大陸正極力朝提高服務業比重發展,湧入就業市場的年輕勞動人口卻逐年萎縮。大陸自1980年起推行的一胎化政策,已造成人口結構變化,開始對勞動力供應產生負面影響。
據聯合國(UN)統計,大陸年齡介於15~19歲的人口在2005年約為1.207億,2010年減少至1.053億,2015年預估將進一步減至9,490萬。同時外出尋求就業機會的農民工也不再如往年一般飛快增加,依照國統局的調查,農民工人數從2010年的2.422億,增加至2011年的2.528億,增幅只有4.4%而已,跨省就業的農民工人數成長更為緩慢。
大陸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第1季,失業率為4.1%,但僅僅涵蓋城鎮登記失業人口,無法反映出勞動力市場上最不穩定的部分,也就是從農村前往城市的外來勞工真實處境。
不過大陸政府數據顯示,勞工就業人口與薪資均有增加的趨勢。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2012年上半城鎮新增就業機會約為600萬人次,農民工就業數量也有所增加。與此同時,同樣來自統計局的報告顯示,2012年上半城鎮居民名目工資收入比1年前成長13.0%,外移勞動力每月收入也成長14.9%。
工資調漲、雇員人數增加的現象,也反映在民間企業身上。人力資源諮詢公司萬寶盛華集團(Manpower Group)2012年4月針對4,242家在陸外企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企業計劃在第3季保持或擴充現有人力規模,打算裁員的受訪企業僅占3%。
例如2011年鴻海在大陸增聘8.2萬名員工,而至2012年2月為止,深圳廠工人基本月薪也比1年前上漲10%至人民幣2,200元。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旗下的肯德基(KFC)和必勝客(Pizza Hut)在大陸擁有40萬名員工,每年仍以高達4萬人的增幅持續增加,2012年第1季員工薪資比1年前上漲17%之多。
華爾街日報(WSJ)指出,大陸工資成長起點雖然極低,但增加速度異常地快,估計民營製造業薪資水平將在2015年成長為2011年的2倍,2017年達到3倍;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也預測,若將生產率差異列入考慮,大陸工資水平可能將在2012年超越墨西哥。
薪資大幅上揚,儘管一方面會削弱製造業競爭力,影響重要的出口表現,不過同時也會刺激大陸對消費品的進口需求。目前為止,從大陸經濟的高速成長下獲益最多的是,礦產資源豐富的大宗商品出口國如澳洲、以及高端機械生產國德國等,但隨著大陸勞工階級薪資水準快速提高,也可望讓歐美高階消費品製造業從中受惠。
經濟成長趨緩 大陸工資仍持續上升
2012/07/16-梁嘉桓
由於大陸在1980年開始實行一胎化,將使得未來大陸出現勞力短缺的問題。照片中為大陸徵才會的會場。法新社
儘管大陸的經濟成長已經呈現趨緩,但根據華爾街日報(WSJ)的報導指出,大陸工資仍持續的快速上升,而許多企業更面臨到了缺工問題。
在大陸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陸城市家庭工資所得在2012上半年成長了13%,而農民工的月所得則成長了14.9%。此外,在大陸勞工部針對91個城市所做的調查顯示,大陸2012年第1季的勞工需求高於勞工供給,顯示出大陸的低失業率。
根據大陸官方公布的失業率顯示,大陸第1季失業率僅4.1%,遠遠低於美國的8.2%,更低於歐元區5月高達11.1%的失業率。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大陸在2012上半年增加了將近600萬個工作機會,同時農民工的就業人數也在增加。
然而,大陸工資逐漸上漲,卻同時帶來了風險。
報導中指出,以目前工資的成長速度來看,到了2015年,製造業工資將會是2011年的2倍,到了2017年更會成長為3倍,這不但會侵蝕到競爭力,同時也會使得大陸的出口受到打擊。
在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所做的研究顯示,大陸的工資將在2012年超越墨西哥。然而,僅管大陸的工資急遽增加,但大陸要轉型為重服務業及仰賴內需的經濟卻不會那麼平順。
報導中指出,主要原因在於,大陸並沒有就此提出強硬的政策決定,甚至有部分的這些決定,還會遭遇到國營企業或地方政府等利益團體的反對,因此轉型的過程將需要許多年的時間。
大陸工資快速成長,將會使多方受益,對於進口業者來說,大陸工資增加,意味著消費力提高,而這將使得美歐高端消費性商品的製造業者有更大的市場。
此外,跟據人口學家表示,由於大陸勞動力的數量將在未來10年間開始下滑,因此也將加劇對於勞動力需求的競爭,這也將使得企業為了留住優秀人才,而不得不提高工資。
報導中指出,目前已經有多家在大陸的私人企業開始增加薪資及工作機會。例如鴻海在2011年於大陸增加了8.2萬個就業,並且將在深圳工廠的工資提高到每個月人民幣2,200元。
旗下有肯德基、必勝客的百勝國際餐飲集團(Yum Brands's)則表示將在大陸每年增加4萬個工作機會,同時在公司的報告中還顯示,該公司2012年第1季的工資與2011年同期相比成長了17%。
在人力資源公司Manpower Group於4月針對4,242家在大陸企業所做的調查中顯示,大部分的企業表示將在第3季時增加或維持員工數量,僅有3%的受訪企業表示有計畫裁員。
隨著大陸工資的提高,許多大陸工廠也必需要開始投資節省人力的科技,跟據acific Resources International駐北京的總裁Dwight Nordstrom表示,過去那種人多好辦事的時代已經過去。由於大陸在1980年開始實行一胎化,使得目前開始出現了勞動人口短缺的情形。
根據聯合國(UN)的統計,2005年大陸15~19歲的人口達1.21億人,但到了2010年,該數字僅剩下1.05億人,預估到了2015年,將進一步下滑到9,490萬人。此外,前往城市工廠工作的農村勞力也不會像過去一般的快速增加。
在大陸國家統計局所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大陸2011年有2.528億的農民工,相較於2010年的2.422億農民工來說,僅增加了4.4%。
根據大陸勞工通訊(China Labour Bulletin)的編輯Jennifer Cheung表示,儘管大陸經濟下滑,但不太可能對大陸目前持續上漲的工資形成壓力。
大陸23省去年平均工資 北京最高、甘肅最低
2012/07/09-蕭菁菁
大陸全國23個省區公布2011年城鎮平均工資,其中以北京每月人民幣(以下皆是)4,672元最高,甘肅最低,為2,742元。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網的統計,大陸目前已發佈2011年城鎮在職勞工平均工資的省區市包括北京、上海、浙江等。其中,北京、上海、浙江為平均工資前三名,上海緊接在北京之後,每月為4,331元,浙江3,888元,排名第3。
另外,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1年大陸全國城鎮非民營單位在職勞工平均年薪為4萬2,452元,與2010年的3萬7,147元相比,增加5,305元,增幅14.3%,比2011年成長幅度提高0.8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1年全國城鎮非民營單位在職勞工平均年薪實際增加8.5%。
中新網統計發現,與大陸全國年平均工資水準4萬2,452元相比,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寧夏、青海這7個省區市超過了全國平均水準。其中,北京和上海突破了5萬元大關。
若以全國增幅8.5%而言,僅陝西(7.7%)、重慶(7.6%)、廣東(6.3%)、河北(6.3%)、廣西(1.54%)這5個省區市低於全國水準,其中廣西增幅敬陪末座。福建、海南、江西則各以19.4%、18.3%、17.1%的增幅佔據排行榜前3名。
大陸勞動力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
2012/07/06-陳韋君
日經新聞報導,擔心大陸勞動力短缺是杞人憂天,因為大陸並不缺勞工,只是因為勞動力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並從中小城市轉向大城市。法新社
大陸勞動力短缺加上工資不斷調升,導致外企開始將部分生產基地轉到東南亞各地。不過日經新聞報導,擔心大陸勞動力短缺是杞人憂天,因為大陸並不缺勞工,只是因為勞動力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並從中小城市轉向大城市。
報導指出,大陸從沿海到內陸近來接連出現招不到工的情況,導致外企為此憂心忡忡。現在報導在提到廉價豐富而年輕的勞動力時,就會指向緬甸、寮國、柬埔寨以及孟加拉等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
事實上,大陸擁有大約14億人口,人力資源不虞匱乏。對於製造業人力不足的說法,有很大一部分是媒體炒作出來的。舉例而言,在大陸大城市稍微像點樣的餐廳裏,有日本好幾倍數量的男女服務生;而在東京,即使是非常高級的酒店,也看不到專為客人開門穿著旗袍的美女。
不僅如此,在大陸的收費公路上收費的很多都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相當多,因為收費員在大陸是工資很高是人氣工作。而在日本,做這些工作的都是50~60歲的男性。這顯示大陸很多年輕勞動力已從製造業跳到薪資更高的服務業工作。
此外,大陸足部按摩店的數量和規模大概都是世界首屈一指,因為大陸的勞動力豐富而廉價。在按摩業根本看不到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大陸的問題不是勞動力短缺,而是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和城市化的發展,出現了勞動力再分配和勞動力市場擴大等情況。
至於大陸最低工資標準上漲,對大陸並非全然是壞事。因為人工費上升是經濟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看好大陸消費市場的海外企業當然也會從中受益,而國民所得提高相對也會提高大陸的內需,有助於大陸經濟成長。
大陸的計畫生育政策導致大陸走向少子化以及老齡化固然是事實,不過如果不拘泥勞動力的年齡要在20歲以下,視力要2.0,大陸的勞動力是取之不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