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手共事之必要
商業周刊 第1309期2012-12-24
撰文者:郭奕伶
最近許多人見面的打招呼詞都變成:「你看過Pi了沒?」接著,男生多半開始討論起裡頭的3D特效,女生則分享片中經典的對白,還有人猜起謎題:狐獴島的場景在台灣何處?
比起《後宮甄嬛傳》,我們更想討論這部八○%在台灣完成的電影,當我們嘗試畫出Pi在台灣的供應鏈,才發現原來台灣本土的操偶師、質感師等團隊都因此而拿到進入世界舞台的門票;而來自全球二十三個國家、逾四百位外籍工作人員,來台工作期間,光旅館費就高達新台幣一億二千萬元……。
對台灣來說,這是極難得的一部電影,帶著世界級的資金、團隊進來,與本土的文創環境激盪撞擊後,再帶著新的生命,站上國際舞台,並被《時代》(TIME)雜誌譽為「下一個《阿凡達》」。
這是台灣電影最接近好萊塢的一次!一切,緣起於李安對台灣的情,但不辜負這份情的,則是一群你不曾注意過的人們。他們接下這個任務,雖然一開始被譏為技術很「蠻荒」,但站在李安的肩膀上,他們得以一窺世界級的作業規格,眼界因而不同。於是,土法煉鋼的,一天天切磋琢磨,他們拚出世界級的造浪技術、操偶水準。
終究,他們為自己爭了口氣,也沒讓李安在國際上漏氣。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一位同事想離職,但一番談話後他決定留下來一起打拚,原因是:「與高手共事之必要。」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它精準的點出一份好工作的關鍵。
與高手共事,旗鼓相當、對弈交鋒時,甚是痛快,但要享受這份快感,壓力自不可免。
某種程度,這就像少年Pi與老虎的相處一樣,虎視眈眈下,你得隨時備戰搏命,稍一不慎,可能落居下風。如同片中Pi所言:「沒有理查.帕克(片中老虎名),我早就死了;對牠的恐懼,讓我保持清醒,照顧牠的需求,讓我得到意義。」
我很相信,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的高度。而眼界可以藉由閱讀、旅行、待人接物等不同方式而來;凡交手者的眼界越高,自己往上躍升,與之同行的欲望便油然而生,生命層次因而提升,不至於淪為鼠目寸光之輩。
因此,在生命中,請一定要與高手同行,因為光看著這群人如何「戰勝自己」,就是一大享受!
職場上獲致成功的6項行動
2012/11/19-楊步偉
不少職場的上班族對自己的職涯都有一定的期許,想要馬到成功要妥為規劃用對方法,在此富比士雜誌(Forbes)提出6項建議,幫助有意在職場上出人頭地的上班族取得成功。
第1、明確清楚的計畫。
你必須了解自己真正要什麼、對你最重要的事情,以及你願意放棄一切所達成的目標。而這樣的目標不能模稜兩可、模糊不清,也不應該像是「我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或是「我要與眾不同」這樣虛無縹緲的計畫。
第2、將絕望轉為希望。
職場上總會面臨困境和低潮,這時候要改變心境,化危機為轉機,並將職場上的挑戰,當成學習的機會。很多成就斐然的企業家都曾經挺過艱險的經濟狀況、惡劣的老闆,以及紛擾的辦公室政治。
孟子也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設法將眼下的困難轉為激勵自己成長的動力,並且轉化為成功。
第3、立下界線。
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後,就要立下界線,堅守自己訂立的優先順序。
第4、全然委身。
想要在生活和工作取得成功,需要始終如一的委身,堅定持續地朝目標邁進。
第5、有效溝通。
成功的專業人士和企業家通常都很會說故事,也了解他們所下的任何決定之背後的動機。他們往往擅於溝通自己的成就以及願景,並能將自己的熱情感染給客戶和下屬。
第6、懂得授權。
成功的專業人士總是了解自己無法樣樣自己來,而是知人善任,懂得授權。他們投資時間和精力,以信任、誠實、正直和共同的價值觀為基礎,建立互利的關係。而成立一言堂,不願意接受不同意見的人,絕對無法長期享受成功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