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企業線上學習發展筆記】#5中期的建立方案-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羅亦耀老師


之前發佈了「疫情世代培訓的五項替代方案」後,企業端就有了一些想法和後續疑問;因此,接下來就讓我們以企業方的角度出發,為大家陸續分析企業的線上學習該如何發展、如何選擇、如何收到實效?
之所以把題目定為「筆記」,因為僅是把我的看法與大伙兒分享,同樣的事實可以有各自表述的空間,敬請笑納。

第五頁筆記,我們聊聊:中期的建立方案。

這一頁筆記的內容量頗大,不廢話,直接進入主題;我們若是有心把培訓預算的一部份投入到線上學習的話,那我們必須了解四大區塊的內容:課程內容特質、課程提供市場、學員管理機制、企業適性評估
 
【課程內容特質】
進入到中期後,各位就要知道,真正有效的線上學習模型就會轉移到微課、混合學習上面了;純粹的直播將不再是這裡的討論項目(直播就是臨時性的、短期性的需求)。
因此,這時企業在準備或選擇的課程內容,必須包含以下五個檢核點,才會是一門效益比較好的線上課程:

一、時間性:每一段的時間必須在 6-12 分鐘,是的,這就是現代人比較能接受的「知識學習的篇幅」,一段視訊超過 12 分鐘,一開始學員就會覺得想要切掉;一段視訊如果只有不到六分鐘,那就會逼學員全部在做淺學習,這不是企業要的

二、片段性:每一段課程必須有總結、有收斂、有學習點;因此,講師在課程設計上,絕對不是「錄好一小時的內容,再以 10 分鐘為單位裁切成六段」的模式;因為學員只要做線上學習,就是碎片化學習,每一張碎片必須盡量完整,若是講師沒有特別設計,就會讓碎片更加碎片了。

三、輔助性:絕對必須有的後製只有兩個,那就是「字幕」和「圖卡」;字幕是因為現在的人們在視訊接受上很依賴字幕,而圖卡就有點像是 ppt,最好是以後製的方式做上去,看得清楚。其它的動畫,不是必要的重點,多之點贊,沒有亦可。

四、畫面性:最怕的一種畫面呈現,就是「簡單字多的 ppt,一直佔據著主要畫面」;講師若是有魅力,請盡量以講師為主;若是課程需要,畫面都是某一項系統的操作介面也可以;或者,我們談「客戶服務」,畫面上都是我們根據內容而拍出來的照片也都是很好的設計方式。

五、後續性:有後績混合學習的安排;這樣碎片化學習,它頂多只能達到「學會」的面向,但是企業訓練除了學會,還希望「聽懂」,更希望「會用」,最終希望「用出效果」;混合學習的存在就是幫助同仁聽懂到會用。

【課程提供市場】
目前,外界在吵這個主題沸沸揚揚,其中大概有三個流派;首先就是各個會議視訊平台或相關單位,他們推廣的是各個視訊平台的操作方式,簡單說,就是教大家如何運用視訊平台做直播教學,這一塊不是企業方要考量的。

第二個流派是知識平台,如Hahow、Udemy、荔枝,他們上面有著許多人錄製完成的微課(但是有半數都不會完全滿足上面的五個檢核點),他們提供給企業的協助就是讓企業進行帳號的採購,接著讓員工可以自由上線,自由選擇他們想要進修的課程內容。這樣的概念有點像企業找到了一家大型的補習班,只要付一定的費用,每位同仁都可以在下班後自由去選課進修。

第三個流派是個人講師或管顧公司,目前有不少原先的企業講師,他們本身熟悉企業需求,也很了解企業的培訓操作,因此,他們也會自己完成自己的微課,企業只要確認他們的內容(大概都可以滿足較多的檢核點),就可以進行採購。不過這樣的模式有一個前提,就是企業方必須有著自己的內部平台。

【學員管理機制】
這個部份就是許多朋友私下問我的:大型企業的線上學習機制,都是怎麼安排的?這個問題不在於課程內容,也不在平台技術,而是在於「學習管理方式」。
我之前有提過,大型企業本身大多有著既存的線上平台,裡面有著他們已經準備好的系列線上課程,不過,線上訓練的存在是做為輔助使用,因此,在學習管理方面,仍是有著實體課程的影子,大致有六個框架:

一、必修設定:根據職務需求(如:新人、主管),設定必須修完某些系列的微課;或者,是根據某一項新產品上線,指定業務單位必須修完一定的課程,來掌握到新品的介紹方式。往往必修課都是鎖定的,也就是只有企業指定的人才能進修。

二、編號管理:大型企業的線上學習平台有著大量的課程,因此,大多數的課程會有著編號來做管理,一般而言會是如下呈現:ASe08-103a,第一碼「A」通常表示企業方先判定這是屬於「必修」或「選修」,也就是按照重點性排。第二碼「S」通常表示分類,業務類、技術類、管理類等(一般企業的分類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研討會中向我拿)。第三碼「e」通常表示字幕的語文類別。第四碼「08」通常表示上線或採購年度,以便定期去淘汰過舊可能需要更新的課程。第五碼「103」就是流水號啦。最後一碼「a」通常會表示這一堂課的版本別。不同公司可能會有順序上的調換,但是依我見過的編號而言,大都會有以上的資訊內容。

三、學習單:線上學習中心會根據企業人力發展需求,若是一位主管要晉升了,就會設計一張專屬於他的學習單,裡面包含了他的個人資訊,本次學習目的,完成時間,需要研修的課程編號和名稱,回饋方式;在學習單完成後,會往上呈現並簽核,再發到該名同仁身上,讓他照學習單上的安排行事。

四、定時推播:大型企業通常會有著自己的內部推播平台,可能是傳到手機上,可能是大家登入個人工作平台時,而線上學習中心通常會在一定時間(一般都是一個月),會發出一些訊息,告訴大家最新有哪些選修課程上線,或是上一個月完成學習的人數績效等。也就是說,會有一點行銷的意味,以協助大家有著上線學習的氛圍。

五、學習紀錄:大型企業所建置的線上平台有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就是可以協助管理中心可以掌握到每一個人的學習紀錄,包含員工個人資訊、完成過哪些線上課程、幾時完成。而管理中心可以透過數據去研究:什麼樣的選修才是同仁最感興趣的?哪一位講師最受歡迎?不同單位或不同屬性的同仁,誰的學習熱忱如何。

六、回饋方式:為了確認必修的成效,管理中心必須根據課程內容去設計回饋方式,這個部份在第三頁筆記在談到了,研討會中我們可以談得更細一點。

【企業適性評估】
上面所談的,都是大型企業的作法,我們可以參考,但是,到了不同性質的企業,仍是要做微調的;若是不同企業有需要,我們可以協助企業來進行。但是在這裡,讓我先簡單給出一些適性評估建議:

一、微型企業
當企業人數不多,資源不能配置太多時,那麼,企業若是對於線上學習有興趣,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尋各個知識平台,檢視他們的方案,讓同仁有線上學習的資源。
不過,我仍建議企業主管可能去檢視知識平台的課程內容,列出「必修」;畢竟花了錢,同仁都上平台去學一些個人有興趣,但是和工作無關的內容,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二、中型企業
若是企業的發展軌跡有越來越大的狀況時,我建議企業可以思考是不是要建置自己的學習平台;之後,尋找管顧公司或個人講師,去檢視他們所完成的課程,去討論他們是不是有後面的混合學習可以進行,再一一採購配置。讓每一項課程的配置,都是一步一步,實打實的把訓練效果做出來。
這時不要求「大量採購大量上線」,因為效果不好,主管群會有反彈的,反而扼殺了線上學習的可能性。

三、中大型企業
若是企業本身有著自己的內部平台,那麼,各位最重要的,就是尋找外部企業講師本身特別設計出來的課程內容,並引入。同時,「要求」我們常配合的講師,請他們去設計出我們需要的課程內容,讓我們可以擁有我們真正需要的課程內容。(這個部份在下一頁筆記:長期發展,會講得更深入)

四、大型企業
好的,不用多說,請看下一頁筆記:長期的發展方案。

ps. 我預計將在 5/7(四)13:30-16:30 舉辦一場【企業線上學習機制OLT 完全建立攻略】線上研討會,手把手與大家分享大型企業的作法,以及各位可以怎麼複製到自己的企業中。這一頁筆記中許多的資料,就是這一場研討會中的基礎,我會解釋得更細,也會給大家一些表單與資料哦!
http://www.mgct.com.tw/tc/event/data/OLT.pdf

(原作者.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羅亦耀老師)微課小學館 👈FB社團

#歡迎隨意轉貼分享
#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線上學習的關鍵在於你真正掌握它的精髓

                          我  是  分  隔  線                          
#講師事務所社群平台
官網:www.講師事務所.com
FB粉專:http://bit.ly/2HN8h9u
Instagram:http://bit.ly/38u2TjR
YouTube:http://bit.ly/3aOD54o
👆記得要來訂閱、給讚、分享👆👍讓我們有更多動力製作內容👍

FB社團:http://bit.ly/2knx35w
📢歡迎講師、HR、喜歡學習朋友👆點選加入

📬通訊郵寄👇 講小編
Line:http://nav.cx/iUZkBCk
Mail:training@lyc.tw
郵寄:24199三重中山路郵局第577號信箱
P.O.BOX 577 Sanchong Zhongshan Rd.
New Taipei City 24199 Taiwan(R.O.C)

�� 廢文憲製作所-Podcast收聽

Listen on Apple Podcasts





KKBOX:
https://bit.ly/3mtVclb
訂閱、分享是最大的鼓勵

聯絡我們

講小編
Line: http://nav.cx/iUZkBCk
FB通訊:http://m.me/micctraining
郵寄通訊:24199三重中山路郵局第577號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