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不少講師們有著午茶約會,聊的都是疫後的培訓會產
第六篇,是可笑的:大量知識影片下的碎片效應。
疫情前,就有著許多有志之士想做一名企業講師(是覺得我
同樣的,大量的企業講師,突然「沒事做」了,又看到大量
不論是哪一種來源,總而言之,大量的知識型影片就以每天
若是各位仔細評析,會發現裡面大概有三大類型的內容;第
第二種,就是講師比較擔心「自己的含金量太早曝光」,因
以上所言,不論是直播,還是預錄,都佔據著大眾的眼球,
所謂的碎片化,我們可以以「說書」為例;一位作者累積了
然而,一位說書者可以利用兩三天去把這本書讀完,再利用
我們可以這樣說,作者腦中關於這項主題的知識量如果是 100 分的話,他可能寫進書裡面的精華就是 80 分;說書者看完書後,可能只能得其 60 分的精髓(畢竟看完後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思考、實作、辯
看影片的朋友,又是在隔著螢幕,或又看視頻又回訊息的情
最為可怕的是,這位看影片的人,覺得自己關於這本書的主
我其實不覺得「說書人」是不對的,雖然我不會去做這件事
正如上面所言的,這樣的過程,在疫情後會更加的明顯,沒
那麼,我們身為一位講師,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在我的「遙指知識紅」的線上座談會中,其實我已經為大家
第一句是告訴我們:既然世人都往碎片化學習方向發展,我
第二句則是告訴我們:透過我們有系統的處理,讓看到我們
我不會去說書,是因為我書說得再好,我也不會為了這本書
這樣的作法,就是我在這個可笑的碎片化學習浪潮中,讓它
Ps. 七月份的「企業講師培訓班 疫後版」,我們談到的雙棲講師,就是為你去建構這樣的轉
http://www.mgct.com.tw/tc/
(原作者.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羅亦耀老師)
微課小學館 👈FB社團
#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微課小學館
#碎片化學習是我們必須面對且融入的
官網:www.講師事務所.com
FB粉專:http://bit.ly/2HN8h9u
Instagram:http://bit.ly/38u2TjR
YouTube:http://bit.ly/3aOD54o
👆記得要來訂閱、給讚、分享👆👍讓我們有更多動力製作內容👍
FB社團:http://bit.ly/2knx35w
📢歡迎講師、HR、喜歡學習朋友👆點選加入
📬通訊郵寄👇 講小編
Line:http://nav.cx/iUZkBCk
Mail:training@lyc.tw
郵寄:24199三重中山路郵局第577號信箱
P.O.BOX 577 Sanchong Zhongshan Rd.
New Taipei City 24199 Taiwan(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