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疫後講師的何去何從】#8雙拳難敵的強強效應-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羅亦耀老師
最近和不少講師們有著午茶約會,聊的都是疫後的培訓會產生什麼變化;各家有各家看法,那麼,也把我對於企業培訓方面的看法分成八篇,分享給線上認識的,以及不熟的講師們吧!
最後一篇,是心動的:雙拳難敵的強強效應。
在這波疫情之前,有許多資深的業內講師,和我差不多,算是一位「獨行俠」的概念;我們其實比較少和業界講師互動,我們也比較少去張揚自己。這不是「高手的自負感」,而是因為在太平盛世中,我們被企業、被客戶、被渠道養的太好了。
這一波疫情對我們的衝擊是很大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我們發現,我們在網路上面是沒有聲量的。因此,前面有許多的討論,都是有關於聲量。
但是,這樣的影響也不盡然全是壞事,因為這樣的覺醒,就會讓許多高手開始「浮出水面,重現江湖」,可以預期的,是這些高手並不會聚在一起開一場比武大會,最可能出現的,就是強強聯手的組合。
事實上,在我十多年的培訓生涯中,真正做到「合講」的場次,不會超過四場;也就表示,我很少和其它講師共同合講一個主題,一來是企業方不大需要這樣的模式,二來是兩位講師還要去對焦裡面系統脈絡,太累了。
但是,從三月開始,我在和不少講師聊天的過程中,就常遇到許多「久聞大名」的講師,大家共同坐下來,共談未來如何合作,強強聯手,要思考的已經不是會不會被對方遮住自己的光芒了,而是期待在聯手下,大家可以共創聲勢。
那麼,講師們該如何做呢?
第一個建議:以公開班的型式合講
這對於許多高手講師們,問題都不大,彼此已經有多年經驗,也都有一定粉絲了,因此,只要兩人有共識,這個班很快就可以召開,在這樣的磨合下,也可以趁機去進行課程脈絡梳理與對焦的工作。
第二個建議:共同研發訓練
這會是難度再高一個等級的合作方式,它必須建立在其中一方有「訓練開發與整合」的能力,而且合作的雙方都要願意貢獻出一定的知識量,但是,這樣的合作比較能往企業內訓方向發展,像我最近和 Intel 的前總監的合作,就屬於此類。
第三個建議:共同出書或共同錄製微課
這樣的合作說難不難,說易不易,最重要的,是雙方的知識點必須相近。我最近就有在思考這方面的合作模式,因此,接下來在 FB 社團:【微課小學館】中,我說不定就會把這樣的橄欖枝拋出,看看有沒有哪位講師願意和我一起合作來推出微課系列。
第四個建議:聯合行銷
一個人,是孤單的個體,不論是在知識面,或是資源面,但是一群人就是精采且豐富了;以我這四個月的成績單為例,我結合了另外的三位講師,我們共同推出了近十個系列的微課,我做成的一頁官網(http://www.mgct.com.tw/tc/nb/jw/classlist.html),也有近八位經紀人和管顧公司代為和客戶溝通銷售;像這樣的模式,一個人做會很累,但是一群人做就輕鬆了。
高手們,都會自重身份,然而江湖風雲驚變,唯有攜手合作,才能確保自己的聲量能有影響力。
以上的建議,僅適用於「高手級講師」,若是有志於講師的朋友,你還是可以去找高手聯手,但是在踏上那個合作舞台之前,先把自己的點數拉高一點,比較怕的是,同台演出,難免就會被比較啊。(8/8)
Ps. 七月份的「企業講師培訓班 疫後版」,我們談到的雙棲講師,就是讓你擁有和高手共同攜手的能力啊! http://www.mgct.com.tw/tc/event/data/0704.pdf
(原作者.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羅亦耀老師)
微課小學館 👈FB社團
#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微課小學館
#強強聯手永遠都是話題
我 是 分 隔 線
#講師事務所社群平台
官網:www.講師事務所.com
FB粉專:http://bit.ly/2HN8h9u
Instagram:http://bit.ly/38u2TjR
YouTube:http://bit.ly/3aOD54o
👆記得要來訂閱、給讚、分享👆👍讓我們有更多動力製作內容👍
FB社團:http://bit.ly/2knx35w
📢歡迎講師、HR、喜歡學習朋友👆點選加入
📬通訊郵寄👇 講小編
Line:http://nav.cx/iUZkBCk
Mail:training@lyc.tw
郵寄:24199三重中山路郵局第577號信箱
P.O.BOX 577 Sanchong Zhongshan Rd.
New Taipei City 24199 Taiwan(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