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六月的最後一天,我應台北市工業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邀請,發表了一篇「疫後的企業體質強化之道」演講;三小時的講座,有許多觀察與反思,現在讓我再精斂,擴大,提出這八篇文章給企業界的朋友。
第五項反思:團隊戰力該如何強化?
每每寫到這樣的題目的,心內就會有滿腹牢騷;相信有許多企業內的培訓人員,以及業界講師也是。因此,這一篇就讓我講的犀利一點,敬請各位讀者主管群勿對號入座,也敬請不要介意。
許多企業都知道培訓很重要,許多主管也都知道團隊戰力的強化除了經驗的慢慢累積外,就是需要加以合適的訓練。
但是,真的有許多領導人不了解訓練,也不尊重訓練的專業。
最大的問題,在於三項不尊重。
第一項,不尊重「培訓是一項專業」,因此,只是要求主管分享,不給予內部講師培訓;因此,寧願請名人來演講,而不是專業的訓練師;真正專業的培訓,不只是知識的提供,更是知識的移轉與內化。
第二項,不尊重「時間是往前走的」,因此,主管只挑選當年陪他成長的那些資深顧問;因此,企業仍相信廿年前的那些制式訓練;因此,企業的訓練題目一直在同一個領域打轉。每五年,就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出現,就有不同的世代進入企業。
第三項,不尊重「成效是需要累積」,因此,企業並不會讓一門課讓全員皆上,進而形成共識;企業並不會讓一個主題得到足夠的長且寬的時間安排,進而形成文化。也因此造成的,就是同樣的主題幾乎每年都來一次,也幾乎上完後就像湖面的漣漪一樣,終會撫平。
這三項不尊重,最後的結果,就是學員不喜歡培訓,主管不認同培訓,老闆在疫情嚴峻時,就把培訓置於一旁。
有時,像我們這樣鑽研訓練手法的講師很想問:各位,你們真的見識過完美的訓練產生的成效嗎?
有時,像我們這樣鑽研訓練手法的講師很想問:各位,你們真的見識過完美的訓練產生的成效嗎?
不論如何,疫情漸緩了,培訓也再度回到了大家的視線中,那麼,且讓我們放下過去的對與錯,談談我們接下來可以怎麼做吧!
一、把課程轉變成計劃
我最喜歡的提案,不是一堂課的設計,而是一個計劃的布局;給一個方向,給一個目標,讓講師們告訴企業,我們可以怎麼做更好。
我最喜歡的提案,不是一堂課的設計,而是一個計劃的布局;給一個方向,給一個目標,讓講師們告訴企業,我們可以怎麼做更好。
二、講師素養才最重要
拜現在網路技術,幾乎很多的知識都可以在網上看得到,也因此,許多新講師大量冒出,許多資深講師也有大量的課可以提供;但是,一場培訓的靈魂一定是講師,請在乎他的素養,他在這個主題的深入程度,他提供這個主題的時代性,他提供我們的新觀點與落地性;最重要的,他對於這個主題有沒有使命感。
三、混成教學的儲備
這半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如何快速且優質的呈現出「微課」,因為我知道,混成教學的時代來了,企業也是一樣,請去要求講師們必須提供「課前微課」,讓一些基本資料或基礎知識是被這樣呈現的。當疫情再來一次的時候,這樣的儲備,是培訓繼續往前推進的籌碼。
四、正視培訓成功的關鍵
培訓,不是為了培訓而培訓,它要有成效,請主管與老闆們要有良好的認知。首先,學員最在乎的是「愉快的上課體驗」與「學習到工作應用技能」,前者的排名甚至高過後者;其次,優秀的講師都能提出很多觀察,但是,只有主管或老闆親自去詢問,講師才會告訴你實話,而不是官話。
講到自己擅長的主題,就有點囉嗦了;培訓單位或人資單位是訓練的籌辦窗口,他們的專業都非常的好。然而,老闆與主管對於訓練的態度更是重要,千里馬到底能不能日行千里,就看馬上的騎師是如何面對這一趟旅程了。(5/8)
官網:www.講師事務所.com
FB粉專:http://bit.ly/2HN8h9u
Instagram:http://bit.ly/38u2TjR
YouTube:http://bit.ly/3aOD54o
👆記得要來訂閱、給讚、分享👆👍讓我們有更多動力製作內容👍
FB社團:http://bit.ly/2knx35w
📢歡迎講師、HR、喜歡學習朋友👆點選加入
📬通訊郵寄👇 講小編
Line:http://nav.cx/iUZkBCk
Mail:training@lyc.tw
郵寄:24199三重中山路郵局第577號信箱
P.O.BOX 577 Sanchong Zhongshan Rd.
New Taipei City 24199 Taiwan(R.O.C)